主讲教师介绍
姚晓林,教授,博士,《经济学基础》课程负责人,具有将教学成果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带领《经济学基础》教学团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校级专创融合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主编《经济学基础》数字化立体教材。
1.经济学基础课程概况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高校学生而言,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程能够加强对学生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教育,让学生运用经济理论正确分析社会热点经济问题,正确理解并支持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而增强分析和把握大局的能力。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全方位育人,承担起课程思政所应具备的精神塑造任务,培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经济学基础课程创新特色
(1)基于TOPCARES-OBE理念一体化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改革框架,从教学内容的思政要素探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浸润以及考核体系的多元化改革三个方面,探索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图1 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2)线上线下学习资源融入思政元素,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成就与实践经验为素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3)分层次案例设计,创设问题情景,理论联系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为满足学生兴趣驱动下的能力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针对案例资源进行了分层次设计,所有案例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图2 经济学基础课前/课中/课后分层次案例教学
(4)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化显性思政教育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打造交互式思政课堂生态系统。形成案例导入、理论讲解、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结合在线、翻转课堂、师生互动、能力拓展、融入思政、专创融合等立体化的思政课程培养体系,实现隐性思政课堂浸润。
(5)依托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慧混合式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全程、双线”课程思政考核的立体化评价体系。按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改革思政考核命题,实现评价体系从一元考核向多元考核体系的优化、全程动态评价、“线上+线下”结合评价。
(6)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构建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以我国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将思政教育中所获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转换至创新创业中。
图3 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7)利用DeepSeek人工智能平台从教师端和学生端双向赋能思政引领力,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成就与实践经验为素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通过TOPCARES-OBE理念引领、分层次案例浸润与思创融合实践,《经济学基础》课程构建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育人新范式,实现了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与经世致用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出具有实操价值的改革经验。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倾听·回应·成长——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盛国军院长与学子开展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