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其中辽宁省推出的“墨子工坊”项目成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标志性品牌。该项目以“大国工匠”墨子的形象为依托,与“走出去”企业及海外职业院校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和项目化管理,共建实体化海外职业教育产业学院,旨在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与印度尼西亚巴厘省科技与商业学院的合作,便是“墨子工坊”项目在海外开花结果的生动案例。
2024年初,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申报的“印度尼西亚·巴厘省·数字经济产业·墨子工坊”成功入选辽宁省2023年度“墨子工坊”海外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建设名单。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该校国际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也体现了“墨子工坊”在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优质资源输出、专业教学标准国际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年夏季,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功实施了“墨子工坊·数字中国行”暑期实训项目,吸引了十余名印尼师生参与,通过为期两周的数字经济专业课程与汉语实践,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技术技能和语言能力,加深了对中国经济与文化的理解,促进了中印两国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
“墨子工坊”项目不仅局限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目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已与多家“走出去”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首批10个“墨子工坊”项目,覆盖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同时,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吸纳了14个国家的130个职业院校和企业成员,共同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实质等效。
辽宁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9月27日,中国、柬埔寨、德国等13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沈阳协议》,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质等效,标志着“墨子工坊”项目在专业认证标准输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墨子工坊”不仅是一个教育合作平台,更是一条人文交流新通道,它将中国职业教育的好声音传播至世界各地。通过联合开展学历教育、共同培养人才、举办国际职业教育会议与成果展,以及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辽宁正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交流合作新格局,预计到2025年,将在“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建成约20个“墨子工坊”,初步形成辽宁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模式,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树立了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