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展风采 守正创新育英才——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系2025年度“课堂教学十佳教师”评选风采纪实
日期:2025-04-07  作者: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   来源:  浏览量:3

为积极响应学校十佳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进一步激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能力,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系于2月17日至3月16日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讨与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以评比为契机,大力鼓励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比赛精心设置了智慧教学组、课程思政组和产教融合组三个赛道,新颖且多元的赛道设置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参与热情,吸引了全系16组队伍踊跃参赛,实现了对100%专任教师的覆盖。

比赛中,参赛教师各展所长,通过现场说课展示了丰富的教学创新成果。智慧教学技术的巧妙应用、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以及产教融合的深入实践,无不体现出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经过激烈角逐,共选拔出5名优秀教师代表系部参加院赛,们将作为教学改革先锋队,持续释放示范辐射效应。

 

一、课程思政组

1.马赫《组织行为学》

(1)课程介绍

《组织行为学》课程聚焦企业组织中个体、群体与结构的动态行为规律,通过理论解析与实践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系统性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课程紧密围绕中国企业治理特色,将管理学经典理论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组织变革相衔接,引导学生掌握员工激励、团队协作、领导力开发等核心技能,并特别强调在复杂商业环境中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商业伦理决策。

(2)教学创新/亮点

马赫老师创新构建了“三维伦理渗透教学模式:一是开发沉浸式案例教学体系,选取华为灰度管理、海尔人单合一等本土企业案例,设计道德困境模拟沙盘,要求学生在利润目标、员工权益与社会责任间进行动态平衡;二是深度挖掘红色管理基因,通过解析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历史价值,组织学生设计新时代民主管理方案,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三是搭建伦理决策分析平台模拟供应链危机、劳资冲突等突发事件场景,实时追踪学生在压力情境下的决策逻辑与价值取向。

2.张蕾《经济法》

(1)课程介绍

《经济法》课程系统阐释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聚焦合同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核心法规。课程以“理论+案例”为主线,解析法律条文在实践中的应用规则,培养学生法治思维与经济行为合规能力。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如企业合同纠纷、消费者权益争议等,引导学生理解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职业发展中处理经济法律问题奠定基础。

(2)教学创新与亮点

张蕾老师创新“法治剧场+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打造“思政+法律”融合课堂。将“某企业裁员群体性事件”改编为模拟法庭,学生分饰法官、律师、员工等角色,辩论“合法裁员”与“社会责任”的冲突。通过撰写法律伦理抉择报告,深化对“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理解。此外,张蕾老师设计“法治里程碑”互动课件,通过时间轴展现从“丝绸之路商队契约”到“数字经济立法”的法治文明演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教育。

3.姚晓林《经济学基础》

(1)课程介绍

《经济学基础》课程以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为框架,系统解析供需理论、市场均衡、经济增长等核心原理。课程通过“经济理论+中国实践”双重视角,将红色财经史、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发展战略融入教学,培养兼具经济思维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课程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密码”,通过改革开放数据对比、乡村振兴战略案例,揭示制度优势与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

(2)教学创新与亮点

姚晓林老师基于TOPCARES-OBE理念一体化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改革框架,从教学内容的思政要素探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浸润以及考核体系的多元化改革三个方面,探索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课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为脉络,通过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升级”“创新驱动增长”等现实案例,引导学生从经济学视角解读国家政策与社会现象,培养其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通过解析“保供稳价”“就业政策组合拳”等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强化制度自信与社会责任感。

二、产教融合组

李承洋《财务管理》

(1)课程介绍

《财务管理》课程以企业资金运动为核心,围绕财务管理基础、筹资、投资、营运与分配五大模块构建知识体系,深度融合产业需求与教育目标。课程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引入企业真实财务场景,涵盖财务报表分析、资本结构优化、投资决策模型等核心内容,并融入绿色财务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前沿议题。

(2)教学创新与亮点

在大连新华税务师事务所等稳定实践基地的助力下,《财务管理》课程开启了深度产教融合的新征程。事务所的资深财务管理行业专家受邀深度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与教研工作中。他们依托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客户的真实业务背景,巧妙地将产业优势与教育教学紧密融合,对课程设计进行重构。

通过引入企业调研、真实案例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等各类社会实践,《财务管理》课程将这些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并精心构建了实践案例和实践项目两大实践活动板块。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得以感悟知识、学习技能、探究问题、深入思考、相互合作、动手实操,充分发挥自身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全方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三、智慧教学组

孙兴钰《个人理财》

(1)课程介绍

《个人理财》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投资市场运行机制、基本投资理论以及证券投资分析相关知识。通过《个人理财》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证券市场层次结构、基本功能、证券市场运行的各类主体及客体、证券市场的运行机理,学会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财务投资规划能力与素养,加强学生在投资理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创新实践方面的训练。

(2)教学创新与亮点

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特征。本课程遵循“道————————势”的论证思路:教学模式的“道”是培养学生的认识熟悉人工智能思维,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课程了解和后续深入学习;教学模式的“法”是人工智能时代个人理财课程教学模式的规则体系建立,实现基于生成式AI结构化特性加持下的个人理财课程知识图谱构建;教学模式的“术”是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个人理财课堂教学全流程;教学模式的“器”是人工智能工具在个人理财教学流程中的应用;教学模式的“势”是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转型浪潮,推动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在个人理财课堂上的自适应与协同发展。个人理财课程基于“道—法—术—器—势”的思路,将AI赋能个人理财课前、课中、课后及课程持续改进等各个环节。

本次课堂教学十佳教师评选活动不仅展现了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队伍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更构建了“价值引领-专业赋能-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育人新范式。通过课程思政的深度浸润、产教融合的生态重构、智慧教学的范式变革,教师们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象化为鲜活的课堂实践,在知识传授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能力锻造中培育时代新人。未来,全系将以四新建设为指引,聚焦智能财务、数字人力等新兴领域,持续产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金课”集群,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供强力支撑!


收藏本页